名称 孔子故里著述考
索引号 Z838/20054
分类号 Z838
Z838(古藉目录,善本书目录)
Z83(各类型目录)
Z8(图书目录,文摘,索引)
Z(综合性图书)
作者 周洪才
出版社 济南 : 齐鲁书社, 2004
ISBN 7-5333-1278-3
页数 797页 ; 21cm
价格 CNY60.00
标签 目录艺文志
简介
注解 本书为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“十五”规划重点项目, 孔子文化大学 (曲阜师范大学) 深见东州儒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 有索引
书籍简介

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以后,不久便成为广为流传的显学。从此儒学开始沿着两条线索向前发展,一条由众多弟子及后儒将儒学推向社会,发展到汉代,经过董仲舒的提倡和汉武帝的决策,儒学一跃而为官学,成为主流的社会意识形态。这是二千五百多年宋儒学发展的一条主线。另一条是由孔子后裔坚守的孔氏家学,孔子的儿子孔鲤就是孔子的学生,其孙子思从幼年开始便受到了孔子家学的哺育,以后著述了《中庸》成为儒家思孟学派的魁首,从此儒学在孔氏后裔中被作为家学相沿不废,不论儒学的历史处境如何,这条儒学发展的线索始终强有力地向前伸展着。并由此而烘托了儒风浓郁的地方人文——鲁文化。在一定程度上说,这条儒学发展的副线,对儒学发展主线起着支撑的作用。当然,孔氏家学也是整体儒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,对它进行深入的发掘和研究,必定会从另一个侧面和角度促进整体儒学的研究水平。然而,毋庸讳言,多年来学术界对儒学的这条副线,即孔氏家学的研究,仍然是个弱项。山东因有地利之便,若干年来曾陆续发表过一些反映孔氏家学的著述,但此项研究处于弱项地位的状况,并未有太大改变。
周洪才同志的这部《孔子故里著述考》的问世,对改变这种状况必将起到重要的积极的作用。他原供职于曲阜师范大学孔子研究所,有志于儒家文献学的研究和整理,尤看重对孔氏家学文献的研究和考辨。他有鉴于曲阜历史悠久,人文荟翠,大家辈出,仅见于《曲阜志》收载的,如孔子、颜子、曾子、孟子、子思;孔安国、孔融、孔颖达、孔尚任、孔继涵、孔广森;颜之推、颜师古、颜真卿、颜光敏;左丘明、公孙尼、谷梁赤、毛亨、申培、大、小夏侯、贾凫西、桂馥……灿若群星,辉映儒林,不独地方之光荣,实亦民族之骄傲。他们的著述及嘉言懿行,由于去今渐远,或遗而未登史乘,或载而著录莫明。即有著录,各家或多异同,至于书之存佚、作者履历、内容梗概、秘本藏所,更是不得其详。周洪才生活于孔子故里二十余年,时仰宫墙之高,常瞻庙堂之隆,耳濡目染,心折于儒学之博大精深和邑贤之宏伟著述,觉有责任,立愿要对此作一次彻底清理总结,以促进儒学、鲁文化研究的发展。他放弃过无数次节假日,埋头于尘埃扑面的故纸堆,制作着难以胜数的一张张卡片,花费了十几年的“冷板凳”功夫,抄录、训释、校勘与考辨着那些篇章字句,并且尽量避免“只会提供资源而不善于加工”的资料型学者的片面性,对自己发现的许多涉及古文献学的问题,写成了一篇篇考证性文章。
该书是一部全面考证著录历代曲阜人士(包括孔子、颜子后裔移居他邑、外籍人士寓居本邑而见于曲阜《志》者)著述情况的文献学专著。所收以乾隆《曲阜县志》与民国《续修曲阜县志》所载人物著述为基本框架,参以各史《列传》、《艺文志》,历代诗文集、类书杂著、方志家乘、孔府档案、敦煌文献、年谱碑传、公私藏目、个人知见,尤其注意吸收利用前人研究成果和新发现的有关文献。书内共收录自先秦至建国前四百九十位作者的一千七百余种著述,约八十万言。其中,孔氏著述居其大半,儒学资料遍及书内各部分。
该书依传统分类法分为经、史、子、集、丛五部,凡五十七类,每类按时代先后排列;各书注以书名、卷数(个别不可考者缺)、存佚情况、作者简历(孔颜二氏并注世系)、所处朝代、著述形式(作、传、撰、合撰、编辑、注解、纂修、参订等)、考释文字(提要)、各种版本等。释文内容包括:历代著录情况,前人有关品题,重要序跋摘录,作者生平,著作缘起,及本人考证意见等。作者为方便读者使用,书前冠有《例言》、《目录》,书后附有著者、书名《索引》,以及相关资料。
该书的学术价值至为明显,其突出表现为:其一,搜罗广泛,著录了大批过去未见收录与新发现的邑人著述。参考引用文献典籍四百余种,著录书籍一千七百余种,比乾隆、民国《曲阜县志》二者相加增益近两倍之多。其二,考证确当,订正了许多古今著录、记载错误,澄清了不少疑似问题。如元孔元祚《孔氏实录》,被著名学者黄丕烈、钱大昕误以为即孔元措《孔氏祖庭广记》,此即得到订正。其三,把握书之内容性质,使杂乱纷繁的著述以类相从,秩然有序,并创设了该书独有的特色类目——阙里文献类,使家谱之外的众多阙里文献得以收录。其四,经作者详考细查,对一些久佚不传之书均据实际考察结果重新加以著录,并提供了进一步辑佚的线索。其五,通过考注作家生卒,弥补诸家缺憾,是该书的又一贡献。查考作家的生卒年月问题,特别是那些为数众多的中小作家的生卒年月,是一项非常麻烦的事情,但作者利用信史、列传、家乘及墓志铭等材料予以考注,颇有参考价值。对此,我相信致力于研究的诸专业者定会感受到该书提供的方便。